今年以来,社区服务中心不断创新学习形式,突出自身特色,采取“八项学习措施”增强学习效果,搭建“八种服务载体”争做合格党员,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确保学习教育以学促做,学做结合。
“八项学习措施”增强学习效果
一是以上率下带头学。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写笔记、写心得,引导和带领其他党员干部主动学,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习氛围。二是特色课堂引导学。中心将党课与业务相结合,充分利用瓦窑堡革命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每日一课、先模事迹报告会等党性教育。三是网络平台覆盖学。目前党员小书包系统安装激活172人,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安装三秦先锋、关注延安党建、子长党建、子长社管中心微信平台第一时间进行微党课的学习;对流动党员通过QQ、微信,及时传送学习的内容及工作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习内容和人员两个全覆盖。四是上门结对帮扶学。中心党委组织党员队伍对部分老党员或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的党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学,累计发放实体党员小书包35个、收录机90个、党报党刊2000余份,确保每名党员在学习活动中不掉队。五是赛考结合诊断学。通过不定期的考试,促进党员对学习知识的准确掌握。今年中心党委组织各支部开展“两学一做”知识竞赛,以赛促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六是讨论调研深化学。中心党委及各社区支部组织大讨论16次,并将集中讨论和个体调研相结合,加深对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七是学改结合提升学。每天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三分钟新闻早餐”,让职工干部通览时事要闻,了解热点大事,洞察国际态势,通过改革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八是列明清单重点学。制定重点内容学习计划,利用每周五的集体时间,和党员轮、培训,组织党员精读细研,使广大党员学有重点,做有目标。
“八种服务载体”争做合格党员
一是建立党员服务队,服务居民更贴心。成立了医疗服务等30个服务工作队,设置了网格、保洁、安全、宣传、结对帮扶、健康实践等126种服务岗位。半年来党员服务队共义务清扫垃圾231吨,排查安全隐患124处,发放宣传单10235张,免费帮居民体检1500人次,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300余条(个),代办业务425次。
二是创建爱心捐助站,党员真爱暖民心。中心党委组织社区支部成立爱心捐助站,今年共捐助衣物8245件(套),棉被150(套),旧家电若干,儿童玩具若干。
三是开展党员“结穷亲”,党群携手奔小康。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采取“1+X”结对服务的形式,为帮扶户在生活、就业、学业、创业方面给予帮助,103名党员共帮扶183户398人,用具体行动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四是设立党员示范岗,标杆带动做先锋。在便民服务大厅、便民服务站、小区内、网格内、保洁区内设立“党员示范岗”,通过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立足岗位践宗旨、提服务、树标杆、做先锋。
五是新建党员工作室,为民服务零距离。各社区新建了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做、民求我助”为服务宗旨的党员工作室,在小区建立了以党员姓名命名的为民服务工作室,做到365天为社区居民提供不间断服务,实现党员服务居民零距离,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六是划定党员责任区,开拓服务新领域。各社区在环境整治中,划分了“党员卫生责任区”和“党员绿化责任区”,每周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让党员“种好责任田”,实现党员服务群众全方位。
七是设立“党员活动日”,履职尽责常态化。在每月的25号即“党员活动日”,各社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员奉献活动。爱心捐赠衣物、书籍、棉被、电视等共计3210件;组织党员义务劳动1500余人次,清理垃圾死角80余处,整理绿化地块30000余平方米,义务植树1600多株,绿化草地20000余平方米,整治巷道20余个,整治文明院落90多个;为小区内200余名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并送去价值千余元的常用药品和一些计生药具。
八是打造服务新品牌,构建党建新格局。各社区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后桥社区的“2+6+X”服务制度,林虎山社区的党员“6帮6队6进”,齐家湾社区的“一站两室三店四队”服务机制,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当前中心已基本形成“一居一品”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各社区在中心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七一活动。举办了“党旗飘扬,筑梦未来”庆祝建党95周年暨“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活动,在瓦窑堡革命旧居重温入党誓词,慰问了老党员及困难党员28名,爱心义诊30余人次,举办文艺演出活动7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