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延安市防汛救灾调度视频会议精神,涧峪岔镇采取织密“四张网”,通过逐级压实责任,完善措施,将防汛救灾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抓实、抓细、抓好,确保辖区广大群众在大汛期间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层层加压构建“责任网”。镇扶贫工作团团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史奇,与副团长、市能源中心主任曹升现场指挥,现场部署检查指导安排防汛防范工作。镇党委、镇政府及时召开防汛工作部署会,调整加强了以镇党委书记魏军阳为总指挥,镇长宜佳佳、高台便民服务中心总支书记雒光明为副总指挥的防汛救灾指挥部,统筹协调全镇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各村成立了以包片领导为总指挥,村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为副总指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部分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领导包抓责任、明确村组干部值守责任、明确驻村干部、工作队成员排查巡查责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时刻保持应急高压态势,调度121名“黄马甲”党员小分队组成应急分队,听从调配,随时出击,确保联防联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全面构筑防汛救灾严密网络。
二是强化制度构建“管理网”。坚持以防为主、防抢撤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涧峪岔镇党委政府领导包村负责防汛工作的方案》,结合工作实际,不断细化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备足防汛物资,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遇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到位。严格要求各村建立防汛组织机构、完善应急预案,做到重点部位有人管,设施有人查,点段有人防,全面提升防汛救灾应急能力。
三是全面摸排打造“安全网”。未雨绸缪,8月3日晚,镇党委、镇政府组织人员连夜对所有在家村民、滑坡点、低洼易涝点、淤地坝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找险,严格推行网格化管理。8月4日,大雨来临前,镇村两级抗洪抢险人员对排查出的10处滑坡崩塌点、156处老旧房屋、15处河道堤岸、8处低洼易涝点、9处淤地坝,紧急撤离群众32户168人,所涉及的全部撤离到安全位置。同时将剩余在家户和重点地段按照“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划分,建立台账,制定详实撤离方案,明确撤离指挥人、撤离路线、安置地点等,做到安全有序撤离。同时,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压实工作责任,包镇领导、脱贫攻坚工作团在雨前、雨中、雨后不间断进村入户查岗、查撤离点、查汛情、查灾情,询问各村开展防汛工作情况,通过“四查一询问”,确保了阶段强降雨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加大宣传织密“保障网”。通过微信群、大喇叭、警笛巡村鸣、上门入户等方式及时发布暴雨天气预警,提醒群众避免外出,增强群众防汛减灾意识。进一步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设备的配备、租用了铲车等机械设备,保证特殊情况下抢险所需。由镇武装部演练出的民兵预备役和党员志愿者等30多名抢险战斗力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一线临战,确保在危急时刻能圆满完成应急救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