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子长市李家岔镇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全镇共辖19个行政村,6723户21932人。共设21个党支部,有党员872名。全镇总土地面积423.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7万亩,历年退耕还林总面积18.87万亩,山地苹果面积1.9万亩。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冲锋号角,这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实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抓好党建引领是基础关键和重中之重。近年来,李家岔镇大力实施“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支撑,文化旅游带动,生态环境保障”战略,在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聚焦“政治引领”,推动基层组织“强”起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办李家岔“五色大讲堂”“爱尚李家岔”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举办“追忆百年党史,赓续红色血脉”知识竞赛,创新推行“党在我心中,我是一盏灯”主题实践活动。圆满完成镇、村党组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推行支部书记任期承诺制,严格落实机关周例会、驻村帮扶、值班坐班等制度,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现场观摩会,全镇党组织和党员累计为民兴办好事实事485件。严格落实支部“一卡通”,打造党建综合示范村3个,建成“红色记忆”“薪火相传”2个红色展室,启动建设子长市党员党性体检中心,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堡垒。
围绕“一主三带”,推动特色产业“旺”起来。坚持山地苹果主导产业全域布局,全力加快川道特色果蔬业、西片小杂粮生产加工业、北片生态养殖业“三个特色产业带”建设。新建崖窑沟、石家湾2个山地苹果示范园400亩,全镇果业总面积达到1.9万亩,建成60吨苹果冷库5个,硬化生产道路5公里,举办果业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果农1200余人次。投资200万元打造东方红大棚蟠枣基地,新建百头养猪大户4户,全面提升坪庄鲜桃、龙咀河核桃等特色产业示范能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依托“五色资源”,推动文化旅游“靓”起来。依托李家岔镇红色遗址、绿色产业、蓝色风电、高柏山黄帝文化、赤帝大峡谷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精心打造“五色李家岔”靓丽名片,助推全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对谢子长故居、红二十七军成立地、周家硷会议旧址等红色资源保护,加快徐家砭生态庄园、赤帝大峡谷、高柏山等景点建设开发,举办李家岔镇乡村旅游启动仪式、“华能杯”美丽乡村摄影大赛等宣传推介活动,编辑出版《百年李家岔》文集。
锚定“绿色崛起”,推动人居环境“美”起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累计争取落地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目前枣树坪大桥、李家岔镇社会足球场、水晶沟至灯盏湾道路硬化、嘉沃农产品综合研发中心等10余个项目均已落地实施。全面推行林长制,对全镇18.87万亩退耕还林进行补植补造,持续保持封山禁牧高压态势,从严查办整治偷牧、夜牧等违法放牧行为,切实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开展镇村人居环境清理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新建村民文化广场4座,实施卫生厕所改造350个。
聚力“共建共享”,推动乡村治理“好”起来。认真落实镇村干部值班坐班、便民代办、阳光村务等制度,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评选等各类模范60余人。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管控排查,深化镇、村人大代表联络服务制度,创新推行便民服务“一码通”,持续开展“三放开三见底三清零”加强信访维稳活动,有力保障华能风电、210国道扩建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下一步,李家岔镇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立足乡村全面振兴新起点,紧扣高质量发展新主题,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统筹推进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优化镇、村干部队伍结构,大力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力量,努力打造一支有想法、敢担当、会干事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二是主动创新工作理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引导镇村干部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领头羊”能力。三是坚决贯彻“项目为王”理念,千方百计争项目、引资金,通过项目建设带动镇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裕、文化、宜居、幸福李家岔提供强大动力支撑。